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于2024年4月29日正式揭牌成立,定位为北京市无人机产业重点承载区和低空技术产业核心载体。该产业园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导建设,计划于2026年建成集研发、办公、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专业化园区,总投资3.9亿元,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 。
园区已集聚航天时代飞鸿、远度互联、清航装备等122家无人机企业,并启动建设总投资超12亿元的国内首个无人智能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通过实施智能无人机检测实验室道路工程、人才社区建设等配套项目,形成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延庆区联合航天九院编制专项规划,整合16.34平方公里空间资源布局六大功能组团,推动无人机在长城保护、物流配送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
建设规划
产业园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延庆区政府合作打造,规划占地1.74公顷,包含4栋楼宇,产权年限50年。计划建成涵盖无人机智能制造、低空技术研发展示等六大功能组团的产业生态,配备无人系统装备研发、试验及培训全链条服务能力。截至2025年6月,智能无人机检测实验室组团道路工程、无人机反制组团道路工程已完成施工。
2025年6月26日,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
产业集群
截至2025年,园区已吸引航天时代飞鸿、北京远度互联科技、清航装备等122家无人机企业和8家通航企业入驻。其中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获评“独角兽”企业,远度互联科技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取得特殊适航证。国内首个无人智能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将满足年产5000台/套无人系统装备的批产需求。
基础设施
园区推进中关村领航科技园建设,拓展生产研发空间,配套实施人才社区与环境景观提升工程。建成低空安全管防一体化平台,集成多源监视、通信导航等系统,设立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提供试飞、检测“一站式”服务。依托八达岭机场开放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支撑无人机常态化测试与应用。
政策支撑
延庆区出台《促进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联合航天九院编制低空经济专项规划,整合16.34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北京市将产业园纳入《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方案》,支持其打造国际低空全域场景应用示范区。园区实施北京市唯一的无人机专项产业政策,提供税收优惠与研发补贴。
应用场景
园区推动无人机在森林防火监测、长城保护巡查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美团合作开通北京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2025年启动无人机赋能现代农业项目,覆盖延庆区80%以上乡镇的植保作业与农产品运输。
技术平台
建成智能无人机检测实验室,提供电磁兼容、环境适应性等检测认证服务。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等机构入驻,形成覆盖研发、制造、适航的全周期技术服务体系。设立无人机学院开展专业培训,年培训规模达1500人次。
























































-拷贝-300x300.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