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生态,共绘农业新蓝图
大疆农业联合农民日报
发布《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
2025年8月23日上午,农民日报社与大疆农业在北京联合举办《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作为双方首次联合推出的行业权威报告,该《白皮书》全面梳理了全球农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应用价值,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双方携手编撰本白皮书,旨在全面呈现农业无人机技术框架、多元应用场景与政策环境,为全球政府部门、农业从业者及用户提供最佳实践与标准化参考,助力构建健康、可信、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白皮书》从2022年开始发布,此后每年发布一份,2025年发布的这份《白皮书》更是对行业的最新发展、新应用场景、最佳实践等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本次《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全球农业无人机应用版图持续扩大,多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行业步入规范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5年6月,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50万架,累计实现节水约3.3亿吨、减少碳排放4258万吨。农业无人机正吸引全球众多青年返乡创业,目前已有超过 12000 名女性加入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通过详实的数据与丰富的案例,系统阐释了农业无人机在解放农业生产劳动力、重构产业生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核心价值,凸显科技创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
携手发布:见证智慧农业新篇章
发布会上,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宁启文首先在现场发表致辞。他表示,”农业无人机正以科技之力重塑传统生产模式,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引擎。《白皮书》的发布,不仅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也为科研机构明确研究方向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了解和应用新技术提供实用指南,并将助力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健康发展。”
大疆创新副总裁邵建伙在发言中回顾了大疆在农业无人机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实践。他表示:“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李伟国会长指出,农业无人机的应用环境构建尤为关键,其中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优化使用环境的重要一环。他特别提到,诸如150公斤起飞重量、30米飞行限高等现行规定,仍有进一步精准化、差异化的政策空间,亟需通过更具适应性的法律支持,为农业无人机的大规模规范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白皮书揭示:中国超26亿亩作业、约130亿元市场规模,重塑产业生态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 26 亿亩次,带动近 50 万人从事飞防服务行业,形成约 130 亿元的飞防市场规模。在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人员结构的重塑:越来越多青年回归乡村,女性飞手占比持续提升;是农业价值的拓展:从传统植保延伸至农林牧渔全领域,从单一作业升级为全流程管理,更是农业新生态的诞生:从喷洒、播撒的应用拓展到农业无人机吊运;农业无人机正以 “新质生产力” 的姿态,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共同描绘农业的新蓝图。
发布会上,大疆农业全球政策负责人王亚琼围绕《白皮书》五大核心内容展开分享,包括行业大事记、全球政策趋势、环保与药效测试、新场景应用和最佳实践,全面呈现农业无人机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成果。
大疆农业全球政策负责人王亚琼正式发布《白皮书》
行业大事记彰显技术普惠与国际化进程。去年2月,大疆农业三款机型获巴西民航局设计授权,标志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6月,农业无人机教员在非洲指导当地农民使用农机新机型,助力中国技术“走出去”;10月,大疆农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与创新论坛”上向全球展示农业无人机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
政策环境日益完善。自2024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并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培训管理规定(试行)》等法规,强化了适航管理和人员培训,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欧盟、巴西、美国等主要农业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出台政策,降低无人机应用门槛,推动农业无人机行业走向规范化。
环境与药效测试成果显著。2021年至2024年,多家国际机构与高校开展农业无人机飘移测试。大疆农业联合全球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对不同机型也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无人机施药的飘移显著低于传统载人飞机。此外,基于AI大模型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发出针对果树冠层的精准喷洒算法,实现施药量降低近48%,这意味着无人机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2024年,农业无人机吊运技术从概念走向实践:湖北秭归的柑橘吊运效率达传统人工数十倍;云南香蕉种植区借助“红旗调度”模式,将运输损耗率从20%-30%降至5%以下;腾格里沙漠用无人机吊运草方格,大幅提升了中卫的治沙效率;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无人机单日吊运量达5500千克,是骡子运力的14倍,助力绿化进度提前达标。农业无人机正不断突破环境与地形限制,为复杂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生态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最佳实践强调“人员培训-技术发展-作业规范”等多个方面。《白皮书》系统提出农业无人机吊运作业的安全规范,突出飞手培训、设备维护与操作规程系统化的重要性,为行业未来的规范与健康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全球政策:“从试验到普及,从限制到开放”
回顾《白皮书》的编写初衷,源于全球农业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认知统一与规范建设需求。随着技术出海和规模化应用拓展,海外市场对农业无人机的定位、效率、环保及法规合规性认知逐步开放;国内在从业人员培训、作业安全规范与科学施药等方面也正在高效普及。2024 年,全球农业无人机政策呈现出 “从试验到普及、从限制到开放” 的鲜明特征。
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多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构建起规范运行的制度框架;“低空经济”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国家低空生产作业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将“低空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并列,提出拓展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场景,标志着农业无人机正式跻身国家战略级“新农具”。
与此同时,海外多国也积极推动政策松绑与标准统一。巴西民航局取消适航要求,降低农业无人机的使用门槛、欧盟启用 ISO 23117-1 国际标准规范喷洒系统,葡萄牙率领 14 国推动无人机农药应用立法;美国 FAA 将大疆农业机型纳入豁免清单,澳大利亚民航局发布指南明确私人土地作业的宽松管理政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全球对农业无人机价值的广泛认可,更为技术落地扫清了制度障碍。
《白皮书》演讲PPT内页
正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农科院时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无人机正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它跳过传统大型机械依赖阶段,直接迈入智能化、绿色化的无人操作时代,构建起更高效、更环保、更符合可持续诉求的农业新模式。
《白皮书》结语强调:“农业无人机不仅是一种生产工具,更是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缩影。”农民日报副总编辑詹新华在发布会尾声指出,白皮书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政、产、学、研协同推进智慧农业的新起点。未来,农业无人机的发展仍需技术与政策“比翼齐飞”——唯有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保障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动能,真正成为中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引擎。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原创版权:本文原载于“[大疆官网]”(原文链接:https://ag.dji.com/cn/newsroom/ag-cn-news-white-paper-2025),版权归原作者 及原出处所有。
转载授权:我们已尽力联系作者获取转载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网站及时与我们联系。
内容完整性:转载内容尽量保持了原文的完整性,但可能因格式需要存在细微改动。
读者责任:本文内容仅供参考,读者依据本文内容做出的任何行为及其后果,由读者自行负责。
联系我们:如你认为本文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希望讨论转载事宜,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拷贝-300x300.webp)




